
全球集裝箱海運運價雪崩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CFI)連跌13周,上周跌幅更擴大到兩位數。
根據上海航交所9月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,SCFI指數上周下跌285.5點至2562.12點,跌幅高達10.03%,相比之前一周跌幅9.7%進一步擴大,回落到2020年12月下旬以來的低點。年初至今,SCFI指數已經腰斬。
其中,美西線每FEU運價周跌475美元至3484美元,跌幅13.21%,從歷史高位下跌至今跌幅超57%。美東線運價相對有撐,每FEU運價周跌551美元至7767美元,跌幅6.62%,相比歷史高位累計下跌超35%。
歐洲線每TEU運價周跌375美元至3877美元,跌幅8.82%,與歷史高位相比累計跌幅也超過了50%。原本跌幅相對較小的地中海線跌幅也擴大至11.56%,每TEU運價上周下跌至4222美元。由于俄烏危機間接沖擊到歐洲經濟增長,遠東-歐洲線跌勢也不斷擴大。
歐美線運價下跌后,不少中小型船舶開始退出歐美線市場,改到亞洲區間航線或者其他市場,再加上亞洲供應鏈的工廠出貨量下滑直接沖擊亞洲線運輸需求,造成亞洲線供給已經開始降低,東南亞線每TEU運價跌破500美元來到463美元,跌幅達17%;南美線每TEU運價下跌798美元至7183美元,跌幅為9.9%。
上周是中秋假期前夕第一周,但市場卻并未出現中秋節趕出貨潮,中國出口貨量急凍,導致運價跌幅擴大。由于中國十一長假旺季效應恐蕩然無存,近期集運公司提早減班應對,雖然有助于減緩運價跌勢,但力守美西線3000美元的壓力仍是不容小覷。
業界估計,本周美西線將失守3000美元,陷入2000美元保衛戰,這恐將掀起小船淘汰賽、亞洲近洋線運價戰等骨牌效應,小船退出美國線轉入東南亞等航線,掀起亞洲近洋線運價戰,長期來看甚至將使市場生態主客易位,由船東主導的賣方市場正式轉為貨主掌握的買方市場。
業內人士指出,美西線運價暴跌主因是碼頭罷工積壓內陸運輸,港口集裝箱量幾乎無法動彈,預估到年底才有望消化大半,因此集裝箱船轉往美東,造成薩凡納等港口擁堵,也使美東較美西線有撐。進入第四季度,如果美西缺工問題疏解,東西岸船舶航行恢復正常,美西線運價可望獲得支撐。
展望第四季度,集運市場有三大觀察指標,一是俄烏戰爭后續發展,若能緩和則有助帶動歐洲經濟、災后重建商機;二是10月二十大會議結束后,對于清零、限電措施是否松綁:三是11月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后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,經濟預期如果朝正向發展,全球海運供應鏈有望隨之受益。
通達方物流,助力賣家旺季高效發貨
通達方物流專業從事跨境電商物流業務15年,主營國際快遞,國際專線,國際小包,國際郵政,FBA頭程,倉儲代發等跨境電商物流綜合業務,是UPS、FedEx、DHL國際快遞一級莊家代理商,常年保持市場最低價收貨,價格低至官方公布價2-4折,旺季不排倉!
整合頭程運輸、報關清關、末端派送等上下游優質資源,開辟眾多高性價比國際物流專線。6000多平米倉庫及操作分揀中心,多條自動化快件分揀線,日處理國際專線物流包裹5萬件以上。線下網點遍布深圳、廣州、東莞、義烏等地,提供免費上門取件服務。
專業的服務團隊,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的取件、分揀、轉運、查件、港前港后問題處理等國際專線物流服務;自主研發的物流信息化系統,可對接各種ERP,滿足電商賣家從訂單自動抓取到地址標簽打印,訂單API返回,在線取件,在線財務核算等功能;還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倉儲代發貨服務。
在美國、德國、英國、西班牙、新加坡、印尼、菲律賓、越南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澳大利亞等地擁有總面積近50000平米的倉儲中心,為各平臺賣家提供中轉倉儲、訂單一件代發、貼標換標、退件處理等綜合服務。
專業的倉儲物流管理團隊,能為電商企業和倉儲服務公司提出準確合理的解決方案,包括硬件規劃和軟件規劃。系統支持大、中、小型倉庫的使用和不同地區的倉庫,支持分倉,為發貨提高效率為客戶節省成本。
國際海運 海運集裝箱 集運價指數連跌13周
http://www.xmmyjx.com/news/guojihaiyun-491.html 國際海運價格雪崩,集運價指數連跌13周